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懂及时止损的人却很少。 所谓的运气好,只不过就是懂得及时止损。

及时止损是智慧,也是与自己和解,和这个世界和解的方法。

2014年,中国股民的集体大狂欢。

我一同事,投入了6年积蓄100多万,加了4倍杠杆。2015年4月的时候,赚了400多万。

A股5月开始发疯,回光返照。6月指数跳崖,股民排队跳楼。

同事被强制平仓,最后还剩不足30万的生活费。六年心血,一场美梦,化为虚无。

同事一次次揪着头发问自己:为什么跌到300万的时候我没抛?为什么跌到200万的时候我没抛?为什么跌到100万保本的时候我没抛?……

为什么?因为不甘心!

就像一个警察朋友告诉我的那样,事实上,进入传销的人,只要智力水平正常,都明白那是一个骗局。

他们不出来,并不是大家以为的被洗脑了,或者被限制了人生自由,更多的是不甘心。

不甘心投入了那么多钱再也拿不回来;

不甘心被骗了;

不甘心曾经的美梦一朝破灭。

结果就越陷越深。

曾经有一个传销的头目落网之后,坦言“传销做的就是人的不甘心”。

不甘心,就是一种贪念。像一个无底洞,吞噬人的理智,最终毁灭一个人的全部。

所有人对既得利益的损失,都特别在意。

心理学上称之为“损失憎恶”。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类似的实验:先让人花100元买一张电影票。过几天,告诉他们另外一场电影更好看,而且只要50元。人们又花50元买了第二场电影票。

再过几天,又告诉人们,两场电影放映时间重复,必须放弃一场。结果大多数人选择了观看更贵的第一场电影,而不是更有趣的第二场电影。

道理很简单,大部分人觉得看第一场电影,自己只损失了50元;如果看第二场电影,则意味着自己损失了100元。

人们对损失的恐惧,超越了对是否划算的计较。

于是,心理学家判断:人们对损失的恐惧,超越了对收益的渴望。

类似的实验,经济学家也做过。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就做过一个抛硬币的实验。

他在大街上找到一群人,让他们抛硬币。如果正面朝上,就赢得100元;如果反面朝上,就输掉100元。

从原理上讲,输赢的比例各占一半,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拒绝了这个要求。

很显然,对输掉100元的恐惧比赢得100元的诱惑强烈得多。

卡尼曼改变了实验规则。

他先给路人500元。

然后给路人两种选择:第一,立刻退回250元,自己拿着250元离开;第二,抛硬币。正面朝上,退还500元;反面朝上,不用还钱,带着500元离开。

这次,绝大多数人选择了抛硬币。因为他们害怕失去250元。

为了弥补这种恐惧,甘愿冒再丢掉250元的风险。

卡尼曼得出结论:人们对损失存在着天生的恐惧,为了避免损失或者挽回损失,人们甘冒风险。

我们常常看到赌徒越输越赌;落入传销的人甘心在贼窝里充当帮凶。他们一心要挽回损失,不惜冒险再赌一把,幻想着翻盘。

曾经看到新闻,云南省丰禄县一李姓女子,因挪用公款500万买彩票,锒铛入狱。

一直很纳闷。买彩票中奖本来就难,就算中奖,500万算天大的馅饼了吧。

贪污500万去买彩票,直接拿钱不就可以了?莫不是傻子!

后来据李某交代,她一直有个中大奖的梦想,不仅可以不上班工作,还能将财富留给子女后代。

当投入越多的时候,这种想法越强烈。不仅是为了得到钱,更重要的是前期投入的那么多钱,也全指望着中奖来挽回。直至投入500万公款,被捕入狱。

她吃亏不仅仅是对不劳而获的彩票抱有不知回头的执念,还在于自己的不甘心。

不甘心让她在错误的道路上不知道及时刹车、回头。

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长,谁都难免会走错几步。

孔子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错了就是错了,及时承认,不丢人。改正错误,最重要的前提是终止错误的行为,就是懂得及时止损。

这是人生中能救命的大智慧。

高中有一同班女同学,性格泼辣,有河东狮吼的风采。大学毕业后,留在老家当了一名老师。

后来谈恋爱了。

再后来结婚了。

两个月前,她死了。被她老公活活打死的。

据说警察和家人前去收尸时,她就那么横躺在地上,全身上下充满淤血,整个就和熟透了的茄子一般。

听同样在老家的同学说起,还没结婚的时候,她就多次被打。

结婚以后,更是经常被打得只能投奔朋友借宿,不敢回家。当年的河东狮,成了无家可归的羔羊。

朋友们劝她不要结婚,结婚后又劝她离婚。



本文Tags: 懂及时止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