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市场 遵守纪律

——用移动平均线理论把握大盘和板块机会

编者按:在2008年8月至9月的《红周刊》中,臧昊在“主题研究”栏目中写了《关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操作要点》系列文章,一共七篇。读者反响甚好,一直到今年还陆续有读者来信、来电,希望能够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为此,我们特地邀请臧昊就移动平均线在最近行情中的应用,以及对热点板块的把握方面继续进行深入探讨。与此同时,也拟于近期在《红周刊》投资培训学校系列实战课程中,引入这方面的内容。欢迎读者将相关意见和建议发至jtjhx@yahoo.com.cn。

2009年的这轮股市行情从现在的能级看,基本应该算一个中级牛市。从2008年上证指数最低点1664.93点算起,到本周的上证指数2500多点,短短半年的时间已经有50%多的涨幅,而很多个股基本上都有翻番的行情。未来这轮中级牛市到底能否发展为更大级别的牛市,还是就此回档,这是没有任何一家机构能够预测的。

在这轮行情中,如果按照基本面操作,无论是从宏观分析还是从微观财务分析,很难得出会有大行情的结论,若据此操作,无疑是连连踏空。应当说,对于这轮行情非常有指向作用的就是技术分析,或者确切地说,是移动平均线理论。

均线经典显示入市时机

如果按照30天均线看,在大盘探底1664点后触底反弹,在1900点附近上穿30天均线,显示大盘开始筑底或者反弹。从2008年11月份的1850点到今年1月份的2050点来回震荡后(期间有一次骗线),开始走出主升浪,先突破2400点未果,回探后再拾升势,最后摸高2500多点(期间也有一次震荡)。

而从短期均线看,1664点、1800点和2200点各上来一次,这三次行情的特点都是K线贴着最短的平均移动线稳步向上,短期均线、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依次排开,呈小阴小阳小碎步走势。这种走势看似大盘整体涨幅不大(大盘这三次涨幅一般都在10%~15%之间),但是板块轮番表现:第一次是受惠于4万亿元的建材建筑板块,第二次是受益于流动性泛滥的有色资源板块,第三次是概念驱动的新能源和重组板块,期间个股机会更是难以计数。

从长期移动平均线看,60天均线在2009年1月形成拐点,在上涨一波后,往下调整遇到60天均线,轻触之后又恢复上涨,堪称经典。而更加可靠的120天移动平均线,最后形成锅底,预示着本轮熊市彻底结束。

尊重市场 顺应趋势

对于任何一轮行情的性质,大家最希望的当然是能够提前探知其性质,提前布局,但这实际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不过,通过移动平均线理论还是能够尽早意识到行情要反转,尽早买入的。尽管不一定能抓到最低点,但是在1700点左右,均线系统已经能够预示大盘开始筑底,投资者就可以入市抢反弹了。

当然,在行情起来后,资金方,尤其是掌握大资金方的所谓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们,都要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有个说法才能建仓。尽管微观企业方面的业绩在2008年10月到现在都是惨不忍睹,2008年第四季度几乎吃掉了2008年大半年的利润,而2009年一季度利润环比也没有太多增长,但中国人天才般的语言创造能力还是被充分调动起来了。2008年四季度上涨是“去库存化”,2009年一季度上涨是“流动性泛滥”,总之,找到了理由大机构才能师出有名,虽败无罪。

不过,市场往往存在这样一个悖论,等到看清或者找到行情起来的动因(还不论是对是错)时,指数往往已经上涨了一大段。如果是一轮大级别行情,还能吃到中间一段利润;如果碰巧是小级别上涨,一不小心还要套牢。最近一些前期空仓的公募基金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基金经理面对已经上涨了一大段的股市,在追还是不追之间踟蹰着,最终看着指数越来越高,一骑绝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回头看看就会发现移动平均线发挥了很大的指示作用。在2008年11月中旬,上证指数就站稳了重要的操作线——30天均线,这时候,作为信奉均线理论的投资者就应该坚决买入股票。

我们知道,所谓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就是不问股票上涨下跌的背后原因,只考虑盘面上显示出多空力道的转变。在2008年11月中旬,大多数人都没有闹明白为何股指开始止跌回暖时,理性的操作者就应该尊重市场,看到市场力量向多方倾斜,就应该坚决地向多方靠拢,而不要问其理由。所谓尊重市场,就是尊重均线,而不是质疑均线,挑战趋势。

跟着走 不折腾



本文Tags: 用移动平均线理论把握大盘和板块机会,用移动平均线理论把握大盘